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赞助论坛土星守则升级攻略
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
[行业] 管道应力不提供载荷的管口是否考虑管口载荷?

12 0
阿斯米 发表于 7 小时前 |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1. 设计遗漏项
某项目中,封头上有一个锻管,作为一个U形管束的插入口,U形管束浸泡到设备壳体中。
091706n1tis9xggqnatxty.png.jpg
业主提供了设计条件,包含了各个管口的载荷表。
设计完成后,到了审核人手里。
审核人看完,认为设备的计算书有个遗漏项。
管箱的管口载荷/管束重力会传递到封头上,造成封头上的管口局部应力过大。此管口只算开孔补强是不够的。
091706lfe33aznln7nh1ht.png
让设计补充此管口的管口载荷局部应力计算。
2. 局部载荷值如何取?
类似的设备有好几台,这是个普遍问题。
此时面临了局部应力如何取值的问题。
问应力专业,应力专业认为是设备内部的结构,他们不提载荷条件。
工程师认为管束重量本身是由筒体内管束支撑的,对管口的作用很小。
顶多是安装时,不带压力,承担自重。
两个管口有载荷,需要将载荷平移到管口上。
凑巧的是,两个管口距离封头切线是相同的。
而SW6的载荷可以取接管端部。这样只需要将两个管口值合并到U形管束中心轴上。
091706zrjrnrh32cj6h6j0.png.jpg
将载荷按照上图画图表示,进行平移和合并就行了。
3. 力和弯矩的平移
很多时候,我们计算的管口载荷未必方向与设备垂直。
此时应该如何处理呢?
软件能够自动处理当然好,比如SW6给了两个轴的夹角,可以进行自动的换算,但是很多工况软件处理不了。
以塔挂换热器为例,需要将换热器的重量,弯矩转换到垫板处,再用WRC107进行校核。
091706bgpjgx8g2cwzjkzo.png.jpg
所以在得到梁的反力的时候,需要将载荷转换。
091707shiigdiiuphgzuy1.png.jpg
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。
弯矩怎么处理呢?
对于偏心弯矩,可以按照如下图示计算:
091707qzwc7dtwhd5hv3tm.png.jpg
所有弯矩分解到XY坐标系后,再合并成总弯矩。
塔器的各个方向的偏心载荷也是这么分解的,图片来源与SW的讲义。
4. 总结
设计计算不仅仅是使用软件的事情,也是需要设计人员遇到问题,能够区分哪些是风险因素,哪些是事实上有的载荷,避免设计漏项。
出具计算书时,需要审查计算内容是否考虑全面。
如下图,一开始只计算了箭头处封头开孔补强。
但是把上面的塔载荷考虑上去时,封头局部应力不够了。
之后通过加厚封头,加补强圈,计算通过,还觉不保险,加了筋板进行额外的冗余支撑。
091707v1nzknngnxnn43zx.png.jpg
遇到局部应力,需要考虑真实的载荷,如果没有真实的,可以按照工程经验取载荷表。遇到特殊结构需要考虑力和弯矩的分解,使得输入值符合实际情况。
规范给予的是通用抽象方法,工程师需要掌握原理、本质、适用范围,然后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,这是对工程师的考验。
来源:压力容器唯心不易

"小礼物走一走,来土星人论坛支持我"
还没有人打赏,支持一下

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灯 在本版发帖QQ客服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