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赞助论坛土星守则升级攻略
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
[设计] 内筒负压的夹套压力容器,水压试验怎么计算?

36 1
阿斯米 发表于 6 天前 |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软件BUG?最近同事设计了一个夹套压力容器,内筒设计压力-0.1MPa,夹套设计压力0.6MPa,按照SW6计算,水压试验值是0.875MPa。同事问我是不是新版软件出了BUG?而且水压试验值怎么乘以需用应力的没有温度比值啊?我的第一反应水压试验值不就是0.875么?内筒承受的就是夹套的外压加上本身的负压,外压当然是不考虑许用应力的比值。可同事不这么觉得,他搬出GB/T 150.1中5.6.2.3条和5.61.7中的依据。水压试验按设计压力的1.25倍计算,两腔容器按独立腔进行耐压试验。确实这段话着实挑不出什么毛病来。
6141dc053722e3cfd10cf94857765431.png

63c3fc966fabb61608bcbab17dba6eff.png
正方一辩为了验证不是软件的BUG,我又用老版的SW6软件进行了计算,发现水压试验结果还是一样的。同时我也将上述问题邮件反馈给化工中心站的秦叔经老师,得到的回复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。

697a8a731bdf0da82f200d99becd4269.png

21d64f31afa79f254e4b6a2af7dea4b6.png
为了继续探明真相,我接着就该问题和行业内的专家、大佬们进行了讨论。
9883d0b85bd20c47ba650e4884d7b128.png

67df6cd9d289b25a1995cdca1ee6f661.png
反方一辩
994c26c41eab9d68d73bf5ceacad6c47.png

0226bd4508021e65225eaef48b3c5e1c.png
自由交锋
c78ddb3bc4e6d96189497b4c09309f54.png

8affa51451b2c09ebee92492249b5771.png
个人看法《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》中提出对两腔压力容器,如“某一腔”是正压,隔壁“另一腔”是真空,则“某一腔”的试验压力至少应该是 1.25 倍容器两腔叠加危险工况时“公用元件”的计算压力。
fad8b7ca9252496e470d320617b479c9.jpg
简而言之,针对上面的计算工况,就是夹套侧的试验压力应该是0.875MPa。而这一方法又和SW6计算结果发生了矛盾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水压试验值的取舍,我们结合新GB/T 150.3附录G来理解。首先,公共元件内筒应该按照-0.7MPa进行强度校核。
6ec93149776ef164ff6195f941916eed.png

b6aefec891c266468a487c971c35486a.png
对于内筒和夹套,无论是独立操作还是非独立操作,各自腔体可以按各自的压力进行水压试验。但是,公共元件必须要满足水压试验中最大压差要求。
如何实现这样要求呢?将内筒的试验压力直接提高到最大压差值也许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。
e25a300df89b210bc7b250fcb1e8d6c1.png

8dc3d4e764f2fcb871aa77b03c865cd7.png
如果内筒水压试验取0.125MPa,那么问题来了。如果软件中人工输入水压试验值0.125MPa,那么软件就不会去校核公共元件承受的压差值,需要再单独补一个公共元件校核的计算书,这样做无疑是作茧自缚。既然内筒都按照0.875MPa水压试验值都计算通过了,为什么不直接取0.875MPa的水压试验值呢?由于GB/T 150.1和GB/T150.3的作者不是同一拨人员,估计也没有坐下来一起探讨交流,所以导致标准前后说法不一致,对设计人员理解标准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,期待GB/T 150释义早点出现能解答上面的问题。
来源丨压力容器设计圈

"小礼物走一走,来土星人论坛支持我"
还没有人打赏,支持一下

评论1

sedinLv.5 发表于 3 天前 | 查看全部
我只能不客气的说  这一版GB150真的垃圾 编著者应该下罪己诏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灯 在本版发帖QQ客服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